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,我在鄭州市管城區街頭邂逅魏巍故里。
據故里碑記載:一九五一年,一篇發自抗美援朝戰爭前線的戰地通訊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感動中國,三軍統帥毛澤東批示“印發全軍”。自此,寫作這篇影響數代人價值觀作品的魏巍名垂中國文壇。
碑記又載,魏?。ㄔ壶櫧埽?,一九二○年三月六日生于鄭州,抗日戰爭爆發,奔赴延安,一生軍旅,為正義、為戰士而歌。其詩作、散文、通訊、小說,視野宏闊,感情熾熱,充滿時代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概,為當代中國文學作品經典。二○○八年八月二十四日,病逝北京,歸葬鄭州梅山。今建仿明清鄭州民居建筑牌樓以志紀念。
碑記由魏巍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入手,簡要概述其人生軌跡、主要事跡、作品特色、時代影響及身后墓葬情況,簡潔凝煉,主題鮮明,短短二百余字,濃縮一個血與火的偉大時代和一個以筆為旗的重要人物,彰顯了人民戰爭的雷霆萬鈞之勢和作家忘我犧牲奉獻的戰斗情懷,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及現實教育意義。碑文所承載的厚重人文內涵,在故居早已煙滅的都市建筑群里,仍讓人駐足凝思、感慨萬千,細細吟詠,仍可觸摸到那么鮮活靈動的人與事。人事有代謝,往來成古今。這里,是一個不該被冷落和遺忘的地方。
擔當生前事,何計身后評。與眾多名人故居的繁華與熱鬧相比,這里雖地處鬧市,卻實在過于寂寞與荒蕪。
同雕于仿古門樓另一側的“魏家大院碑記”載:明萬歷年間,當朝大臣魏尚賢不滿閹黨專權,憤而辭官回鄉,在鄭州東街擇地建宅,人稱魏家大院……大院歷經四百余年,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舊城改造中被拆。
“被拆”兩字,包涵了多少歷史的眼淚與魏氏后人的無奈,又豈是“魏巍故里”四字所能替代的。無論是從其對明清中原民居建筑的考證與民居文化的傳承,還是對魏氏余脈尋根祭祖的追思與記憶,都不能不說是一種傷害。這,不但是一代文壇名家的遺憾,也是中原甚至當代中國文壇的一大遺憾。
在魏氏故里前沉思,歷史風煙滾滾,名人業績昭昭。初冬的暖陽下,四處是呼朋引伴、攜老扶幼的市民在精致小巧的文化廣場上嬉鬧、笑談。問及老者,茫然無知,只是只言片語中訴說著歷史的興亡;問及他人,也罕有魏氏后人與知魏氏家族近況者,欲作深入訪談與交流,只能成為此行一憾事。站在故里門楣前留影,看到仿古木門檻已被頑童騎坐得光滑可鑒,歲月沖刷的痕跡與時光流逝的影子,淡淡地刻印在這殘光舊夢中。
透過故里牌坊的背后,一篇文章記錄一個時代的光輝筆跡,不僅給我們留下永恒的記憶,同時也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??陀^上講,與同時代名家劉白羽、吳強、梁斌、曲波等相比較,魏巍的文筆不是一流,其他作品的影響與文采也屬一般,但是,正是他強烈的愛國主義、民族主義思想,敏銳而火熱的與時代脈搏同跳動的心臟,讓他樸素而沉實的文筆顯得力透紙背、內蘊悠長,正可謂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”,豪華落盡見真淳。他筆下“最可愛的人”雖然有著過于明顯的時代和政治色彩,但他追求光明與正義、和平與民主的精神,以及他血與火錘煉中凝結而成的對普通戰士、勞苦大眾的赤誠之愛,讓他以情為文情更真的作品歷久彌芳、香生百代。緊緊依靠人民、站穩人民立場,深深扎根于人民與生活之中,是文學創作永恒的源泉。
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今天,再讀魏氏《東方》等長篇小說,仍可體會創作家鮮明的愛憎,這也是貫穿其整個創作過程的主基調。洋溢作品中的革命現實主義精神,讓諸多五光十色的流派黯然失色。在那個紅色年代里,主旋律高高飄揚在人們的精神家園。這與當下所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,源遠流長。對英雄的崇拜與謳歌,是任何時代與民族不可或缺的,也是不可代替的。這,正是鑄就魏氏作品紅色傳奇的精神密碼。
英雄已逝,長歌當哭。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、和平與正義大框架下,赴朝作戰志愿軍遺骸不斷被護送故土安葬,這是對英雄魂兮歸來的最好告慰。血灑鴨綠江彼岸的無數烈士,在烈火中永生。這無數忠骨,無論魂歸何處,都是共和國軍史上彪炳千秋的。唯其如此,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才成為現代文學與新聞作品合璧的經典,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穿越風雨的紅色記憶。
時光悄然流去,我徘徊在這狹小的門樓前不肯離去。在悲哀的同時,也頗感欣慰,這里,畢竟為一脈文香留下了可資紀念與尋覓的天地。不知有多少癡情讀書人、華夏好兒女會來此憑吊。能夠在喧嘩的今天獲得有情有義者一掬熱淚,在紛攘的文壇風流中搏得一方安靜的休憩之地,對于一個正義樸實的作家而言,是再好不過的了。
漸大的北風中,銀杏葉搖著一身金黃,慢慢地凋零,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魏巍故里。
Copyright @ 2016-2021 zmjt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:鄭煤集團信息管理中心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》 豫B1-20060044 豫ICP備12008426號
地址:鄭州市中原西路66號 電話:0371-87781116
全國互聯網安全管理服務平臺備案號: 豫公網安備 41010202002883號